差不多快三十年前知道 Bose 這個牌子,主要是從日本音響雜誌中認識的。那時任何年度排行裡都一定有 Bose,而且是在強調音質聽感的 HiFi 類,而不是聲光效果的 AV 類,經典產品 Bose 301 萬年都在榜上。當時用 HiFi 的角度看 301 完全會嗤之以鼻:紙盆低音,紙盆高音,卡拉 OK 等級的音箱做工,跟那時當紅的 KEF、Tannoy、Celestion 相比簡直是開玩笑。實際聽過覺得 Bose 是特別懂得討好聽眾的作弊高手,大概可以比喻成往鮮奶裡偷加奶油的意思。
Bose 從來不公布產品的規格和頻率響應曲線(因為根本就各種加料凹凸不平嘛),他們堅持「音響是用聽的,不是看數字的」,對技術的看法一直與其他廠家不同:
心理聲學是研究人對聲音感知的學科。這是 Bose 打造音響產品的基石,而且可以一路追溯至公司初成立之時。Bose 博士發現其他的揚聲器規格只測量音樂的處理效果,而非感知到的聲音。
在一次 MIT 授課中,Bose 博士提出下面的例子:「若是把一群工程師關在房間裡,要他們研究如何降低失真,他們可以開心地做上好幾年。但最基本的問題是,若從感知的角度出發,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嗎?失真可以透過儀器測量出來,但人耳卻可能分辨不出箇中差異。如果聽不出來,所有的努力就僅是為了達成某個工程上的特定目標而已。這樣是否值得呢?」
乍聽很有道理,但工程師根深蒂固的偏見可不是這麼容易買單的,我一直也沒接受過這個說法。加料就加料,還這麼多理由咧 😪
快轉到串流音樂時代,我也買過幾個藍牙音箱了,從古早的 Jawbone Jambox 到 Logitech Megaboom,都不是便宜貨。但逛街有時在店面聽到效果不錯的音樂,再突然看見 Bose SoundLink Mini 這超小顆的喇叭,心裡還是暗罵:幹,你又作弊!
前陣子想買個藍牙小喇叭,方便出差在飯店房間聽音樂和 concall,看來看去測評都推薦 SoundLink Micro,好吧這次就試試看。超小一顆四千多算是頗貴,音質就別提了,從頭到尾作弊一百分,主要是藍牙耳機喇叭我也差不多用十年了,以前從來不知道藍牙能做得這麼好;蘋果的 AirPods 大家都用過,可以和幾個蘋果的機器配對,從 iPhone 切到 iPad 點一下就行。但 Bose 不只能配對許多裝置,還能「同時」和 iPhone 及 iPad 連線,從哪台機器播音樂喇叭就放出來,根本不需要切換
幹,這麼聰明的作法為什麼別牌從來不會抄一下啊!(怒)
後來我又買了 NC 700 抗噪耳機。這作弊情節就更嚴重了,坐經濟艙引擎旁邊比他媽的坐計程車還安靜,難怪常搭飛機的內行老外都人手一副 Bose 抗噪耳機啊 ✈️
講了半天,其實以上落落長都不是重點。昨天收到 Bose 的廣告信,為紀念品牌五十週年,他們找了奧斯卡紀錄片導演來拍創辦人的故事。雖然是公關宣傳,在祖國駐廠閒著沒事還是打開來看看:
靠,你又作弊了,我有點感動
創辦人 Amar Bose 博士,在自知來日無多時,決定將多數股份捐贈給母校。現在的 Bose 由 MIT 持有,公司盈利的主要目的,是推進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和教育使命
好吧,雖然 Bose 一直以來都是 overpriced 和堅持作弊,但我會繼續捧場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