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在東京街口等紅綠燈,看著眼前車流移動,突然領悟台日之間難以言明的生活質感差異,原來是城市噪音的巨大差距;其他國家理所當然的「寧靜」,在台北已是珍稀的生活品質
過去放假只想離開城市接近大自然,但如果假期沒充裕到能去露營,有時就帶把摺疊椅一杯咖啡,在信義區附近郊區逛來逛去,想找個有樹有草,人少安靜的地方看看書。後來你知道哪裡最適合嗎?
年輕時購屋買在淡水紅樹林,對其他人來說是個遠到不行的地方,但花上一個小時通勤對我來說真的還好,回到家看著紅樹林和海,即使遠一些也都值得。隨著年紀漸長逐漸認識自己,其實就是希望和自然更近一些,擁有寧靜的生活環境吧
紅樹林的家是個 15 坪的夾層小套房,雖然設計師當時精心規劃每個細節,但住了二十年下來,累積的雜物也塞滿任何可以利用的空間了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停車問題,當年社區周圍還是鳥不生蛋,如今居然連租車位都相當不易。本來打算花百來萬買個車位,後來偶然有個大膽的想法:大台北總有哪個荒郊野外,是方便停車我又負擔得起的地方吧?
於是腦洞一亮,開始研究台北近郊的透天厝,價格較低的選項不外三芝八里、汐止基隆、安坑三峽這幾個區域。打開 591 研究待售物件,再用 Google Maps 規劃交通動線,比較起來南區的交通彈性還是較大。以新店華城來看,離峰時間開車到台北 101 在 40 分鐘之內,來往台北市區有四條幹道可供選擇(二高、北市環快、新北環快、北新路),避免重蹈紅樹林的塞車惡夢。選定方位綜合各社區條件,鎖定華城路上的幾個社區繼續研究
華城路沿線包含頂城里及華城里,這兩個里在每年報稅季節經常上新聞,看房價大概就能理解原因。雖然區域平均總價都在三千萬以上,但仔細觀察,還是有少數兩千萬以下低總價物件可以選擇,通常都位於歐洲印象、石上清泉及華城特區三個區域。歐洲印象和石上清泉屬於低密度公寓並非透天,最後鎖定位於華城特區內的待售物件,聯絡房仲開始看屋
華城特區大致分為紅瓦和藍瓦兩個區域:紅瓦白牆開發時期較早,大多是獨門獨院大坪數豪宅,只有極少數為小坪數物件。晚期開發的藍瓦區域正好相反,大多為中小坪數,是受薪階級如我較有可能負擔的規格
當然您若是沒有預算問題,紅瓦獨棟還是最佳選擇。想復刻 Escobar 他家或是 cosplay 森林小屋風格,要玩多瘋悉聽尊便,實現夢想的自由度最高
我和大台北華城的緣分開始於大學時代,好友家中有棟美麗的別墅,夏天常上山蹭俱樂部的泳池。當時的印象是門禁森嚴,從碧潭橋頭附近的山下崗哨就必須通報屋主,才能開進社區私有道路上山。後來因整條華城路維護不易,建商就將道路捐給政府接手維護。但即使目前已能通行上山,社區內部還是沒有讓 Google 街景拍攝,所以大眾對這個山頭的認識並不多。一般通稱大台北華城的區域由幾個主要大社區組成,由山下沿華城路而上,依序是青山鎮、華固華城、歐洲印象 + 石上清泉、美麗華城、禾豐特區、華城特區,以及最深處的秀崗山莊。
每個大社區內也由各建商在不同時期開發而分割更小規模的建案,例如華城特區內就有華城、海頓、棕櫚泉、莫札特、逸品踞等建案區域,通常共用社區道路和出入崗哨
與雙北其他別墅社區相比,華城特區早在 1980 年代土地成本低廉的時期就已啟動開發,當時的遠見是復刻整套地中海風格,大多是獨棟或二連棟,建築密度之低獨一無二。近期開發的新建案由於建商將本求利,基本上都是整排連棟透天水泥舖滿,和市區房屋結構並沒有什麼不同,來看房子立即會感受到風格上的顯著差異。紅瓦白牆老房子只要用心整修,獨門獨院的魅力無可取代,也難怪村內豪宅新建案銷售都相當困難:為了追求生活品質大老遠搬到山上,如果還花更多錢住進水泥森林,這不就奇怪了嗎?🤔
除了低建築密度帶來的綠意環繞,村內還保留相當多的公園綠地,不少死巷也是最佳的遊戲巷。有次見到小朋友在馬路中間打羽毛球,不經意喚起了兒時的記憶,在家門口遊戲曾幾何時已是奢侈,但也一陣感動
最有趣的是階梯步道系統。住了這麼久,有時還是記不得沿著這些石階走進去,會通到什麼神秘的地方呢
村內有條特別的兩公里道路,取名為「華格納步道」,走進乍看完全是中級山林道的樣貌。其實是 90 年代建商搶著開發山坡地,馬路開好水土保持工程做完,公司財務就週轉不靈宣布倒閉,資產由銀行接收,完工的道路也封閉一直到現在。原本柏油水泥塵封三十年後已還給了大自然,村內也多了一條奢華的生態林道
山上生態相當的奔放,除了蟲鳴鳥叫之外,藍鵲猴子都很常見,有次和老闆 concall 到一半,猴子一家人幾十隻從門前經過,看得我目瞪口呆連講到哪裡都忘記了
住家周圍要避免種植會結果實的植物,除非你想開個私人猴園…🐒
有時還可能遇到不熟的生物,一些村民遇過山羌山豬穿山甲。我的院子時常出現神秘的坑洞,後來才知道是鼬獾在挖蚯蚓覓食。有次晚上在客廳看電視,阿桐阿寶兩貓突然大怒,對著外面院子張牙舞爪。原來跑來一隻迷路的小朋友果子狸,回不了對面叢林急得大聲尖叫,他爸媽也相當緊張在對面轉來轉去,只好想辦法救他回去讓果子狸一家團圓,真是傷腦筋 😓
其他特點
治安及保全:選擇透天住家,我覺得首先必須評估安全因素;和大廈公寓比較,郊區透天更容易讓宵小有可趁之機。在天涯海角的美麗房屋雖然吸引人,但考量安全,還是住在管理完善的社區內較令人安心。華城特區上次發生竊案可能已是六七年前。偷偷說一個秘密,某人停車都把鑰匙放車上 😌
管理完善:管委會運作良好,財務健全,由會計師查核簽證並製作報告。管理費每坪一百元,社區基金儲備水位相當高,足以負擔基礎建設修繕及設備維護支出。由於社區位在水源保護區內,早年開發時即已鋪設衛生下水道及污水處理廠,沒有化糞池年年抽水肥的惡夢。房屋裝修需先取得前後左右四鄰同意書,並送交設計圖至管委會審圖核准後方能動工,以維護社區外觀一致性,亂搞的話二十萬押金沒收 😌
村內居民不乏各界賢達,黨國大老部長委員法官律師醫師會計師,即使有事,也真的輪不到我們庸庸碌碌的普通人來傷腦筋
垃圾收集:每戶門口都有專用垃圾桶,社區垃圾車每天定時來收集,從此擺脫追垃圾車的惡夢
寵物友善:阿桐阿寶非常鍾意有樓上樓下的立體空間,每天追趕跑跳不亦樂乎,窗外也時常出現各種鳥兒讓他們氣噗噗。和愛犬一起散步可以規劃幾百公尺到五六公里的路線,不用出社區大門就有溜不完的安全封閉道路,非常適合與毛小朋友一起生活
戶外運動:我有跑步的習慣,村內私有道路足以規劃五公里的繞圈路線,如果不重複跑完村內所有社區巷道,總長度應該超過二十公里。跑四十分鐘通常只會遇到三五台車及不到十個村民,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,沿途欣賞鄰居庭院和自然景緻,是與自己對話的極大享受
如果五六公里無法滿足,出社區大門沿華城路往秀崗山莊的風景一樣秀麗,也能畫出個半馬路線。因車流量相對不大,華城路本來就是單車運動的熱門路線,平時就有許多騎士上上下下。從山下騎到秀崗山莊口的 OK 便利商店單程大約 8 公里,爬升 450M,約略是中社路的加強版
總之,山上本來就是熱愛戶外運動的天堂啦
住郊區的優點還有
空氣品質:搬家時買了空氣清靜機,能夠偵測空氣品質自動啟動。插電之後一兩個月從來沒啟動過,才發現我是白痴 😂
沒有大樓的問題:以前住在 18 樓,每次看到高樓火災新聞簡直會做噩夢,高樓地震也相當恐怖。搬來後不確定是低樓層或地勢的原因,推特上大家狂喊地震,但人在家裡完全不知不覺,絲毫感受不到地震。透天也沒有樓層隔音問題,不用怕小孩在家奔放吵到樓下,家庭劇院開到天崩地裂也很難吵到鄰居 😌
獨立車庫:多少男人從小到大的夢想啊!車庫創業真的不是夢了。想要弄個自己的修車工坊?沒問題!有電有水空間夠大,搬來之後再也沒有花錢給人洗車了,這些條件絕對是愛車人士的天堂啊 ❤️
電動車友善:想裝充電樁只需要自己同意,當然特別適合電動車,村民擁有電動車的比例也相對頗高
另外還有比較嚴肅的,戰爭準備。除了準備登山戶外技能和道具之外,住郊區較能減低受火力波及的風險,市區大樓停水停電時的困難,在郊區都相對容易克服。其他還有儲存燃料、取得水源、利用木柴烹煮、排泄問題、太陽能電力、物資儲存空間等。敵國威脅之下,以上也是搬家考慮的因素,該想到的都做好準備,在這邊就不贅述。
打算入手前,需要考慮的重點
地質:請特別注意,華城特區大部分是地質敏感區及順向坡。雖然四十年來沒有重大災害,但購屋之前請務必了解並承擔風險。在經濟部地質查詢網站輸入地址,即可查詢房屋所在地的地質條件:
氣候:社區入口海拔 400M,約等同文化大學,村內最高處約 600M。四季溫度通常比山下低 3~6 度,目前七月下雨的午後,氣溫約 25 度,夏天經常不需要開冷氣。但冬天就相當嚴酷了,2016 年霸王寒流時整個山谷被白雪覆蓋,乍看和歐洲有幾分像呢
也因此冬天需要長時間使用空調暖氣,冬季電費會比夏季還高(我家約兩倍),是和以前住市區完全不同的經驗,挑選空調時務必要考慮暖房能力。另外壁爐是蠻普遍的選擇,寒流時走在村子裡,空氣中飄散著木柴燃燒的氣味,也是一番特別的情調
設置壁爐並不昂貴,但必須與室內格局同步規劃才能有最好的位置及暖房效果。強力建議在裝修時即做整體設計,以免像我一樣看到別人家的壁爐馬上後悔 😓
要居住在山區,大家通常立刻想到潮濕。其實應該把室內和室外環境分開來看,室內空間都有除濕機持續運轉,隨時控制在 60% 左右濕度,並沒有潮濕問題。但山區雨量比平地高不少,整個冬季陰雨綿綿,經常是出門在下雨,經過社區門口時雨勢已停,到了山下連馬路都根本是乾的 😓
有次在愛爾蘭旅行時也遇到陰雨綿綿,原本計畫去國家公園的想法只好打消。台北每年平均下雨 166 天,都柏林 271 天,和都柏林的計程車司機聊天,也讓我對雨天有了不同的啟發
「不論要度假健行還是出門運動,在愛爾蘭是沒有把下雨當作一回事的,不然一輩子你就躺在家裡好了…」
雖然我還沒強到下雨天出門跑步,但見到打著傘散步的村民,還是會回想起個個都很防水的愛爾蘭人 🇮🇪☘️
每個人對氣候的認知都不同,風光明媚時看屋容易被美麗的景緻迷惑,建議您挑個淒風苦雨的天氣再看一次,切身體會一下不同的感受
坪數:村內建築並非統一規格,每間房子的地坪和建坪都有頗大差異,購屋網站顯示三十五坪左右的房子,增建後實際使用坪數接近五十坪並不少見。土地權狀包含車庫前後院,購屋網站常不會詳列,更重要的是如果周遭緊鄰空地,室外可使用坪數非常有想像空間。但須注意空地都有地主,要與所有權人協商以免日後產生糾紛
轉手難易:郊區物件通常待售時間較長,半年起跳都算正常,交易靠雙方緣分。另據說透天老屋核貸成數不一,但我在公營行庫有貸到八成就是了
一屋一況:華城屋齡都已經到了必須抽換水電管線的年紀,屋頂防水必須重做連帶更換屋瓦,車庫和院子排水防水都可能需要整修,鋁門窗狀況也各有不同。這些項目加一加可能在百萬以上。除了坪數單價之外,屋況和整修費用也必須一併考慮進去,如果前手已經做好就能省下一筆大錢
無天然瓦斯:村內有固定配合的瓦斯行,我則是選擇用 IH 爐及儲熱式熱水器,以避免叫桶裝瓦斯的麻煩。後來發現 IH 爐好處多多,不但容易清潔,比起瓦斯爐也更安全,從此擺脫忘記關瓦斯的惡夢。儲熱式熱水器也兼具儲水功能,緊急狀況不用事先儲水,就有一百加侖能夠使用
沒有外送:忘了 FoodPanda 和 UberEats 吧,除了達美樂之外,目前沒有任何外送服務。如果缺乏自己料理三餐的技能,極有可能在自家發生山難 😅
低生活機能:如果臨時需要補給,開車到村內唯一的 OK 便利商店來回大概三公里,再來就是十公里之外山下的 7–11 了,因此採買都需一次購足,家裡得有大冰箱和充足存糧。最近的大賣場是碧潭橋頭的大潤發,和中興路上的家樂福,整條建國路商圈是相當巨大的傳統市場(但並不好停車)。週末在村內固定有小農市集,不想下山也可以就近採買,另外也有幾個團購群組可以訂購食材送貨到家。吃便餐我一般去光明路商圈和區公所站商圈,健身可到新店運動中心和馬公公園運動中心
醫療資源:最近的大型醫院是耕莘醫院以及慈濟醫院,車程到這兩間醫院都在半小時左右。因此若嚮往山居生活,最好把握年輕健康時開始,等到年老有密集醫療需求時不見得能如願啊
社區巴士:除了開車之外,也有社區巴士接駁至新店區公所捷運站,首班車早上六點從社區出發,末班車夜間十一點從新店回程。尖峰時間半小時一班,離峰每小時一班,從社區至捷運站行車時間約 25 分鐘
阿吱不開車,每天坐社區巴士上下班,他倒也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方便
居民組成:村民以銀髮族為主,四五十歲左右堪稱村內的年輕人。整體來說居民友善但保守,較有典型 old money 的低調作風,例如雙B保時捷雖然普遍,但國產車也佔一半,且幾乎沒有超跑。在華城路遇到法拉利麥拉倫,都是其他鄰村的車子。
政治生態方面新店堪稱藍到出汁,村民大多以作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為榮,以下省略兩萬字。🤷♂️
老屋維護:裝修時防水工程及管線抽換的預算千萬不能省,要把老屋作為有機體來看待,隨著年份增長屋況還會自然變化。特別注意增建與原屋結構的交界處,以及門窗周圍,都是後續可能發生漏水的重點區域。個人建議是少做封閉式裝潢,多運用活動櫥櫃等傢俱,儘量露出壁面以方便維修
老屋和老車一樣,無待修是過高的期待,它的韻味需要持續投入愛和錢來悉心維護。多欣賞山居生活的美,儘量別讓房屋的些許瑕疵就影響了心情
平走和樓梯的差別:顧名思義,平走格局是進入家門前不需要爬樓梯,通常較適合家裡長輩同住,但通常院子會用作停車,綠地面積可能較小。當然如果預算拉高物件地坪更大,就可選擇既平走又有大草坪的房子,沒有鈔能力解決不了的問題啦 💸
座向:和大樓相較,透天的座向特別重要,座向不佳即連帶採光不良,常處在陰影下的方向特別容易長出青苔,可以作為判斷的參考。都已經要擁抱大自然,挑間陽光充沛的房子也是必要的吧!
另外受風面也需觀察,景觀無敵的房子通常較暴露獨立,也代表受風面積更大,氣密窗用料和防風措施需要留意
隱私:起居空間的門窗方向要留意,大片落地窗如果面對馬路,您不希望賴在沙發或床上時,和窗外路人大眼瞪小眼吧?如果必須拉上窗簾維護隱私,窗景和採光也等於廢了,需要好好考慮
園藝:住在山上園藝便是繞不過的功課,低標也要必須能照顧自家院子的植物。若您已是有經驗的綠手指,剛搬來也不可太過自信,山上溫溼度和市區差異不小,花市買來的盆栽容易適應不良,犧牲率可能高達一半。園藝是不斷試錯的過程,別被一時慘烈的結果給嚇倒了 😂
較費工的照護例如樹木修剪與除草,也可外包給園藝公司定期到府執行,可省去一些麻煩
昆蟲:住家周圍和露營區的環境差異不大,該有的各型昆蟲一定都有,夏天早晚室外蚊子正常出沒。屋子裡面也常跑進大喇牙。看久了就習慣了,喇牙會幫忙控制其他蟲子,還必須特別保護他們以免慘遭二貓毒手咧 😓
搬來之後也漸漸體會環境有它的一套規律,人為介入不一定是最佳選擇;例如盆栽間礙眼的蜘蛛網其實有助於減少蚊子,看似可怕的黃蜂,對抑制猛吃樹葉的毛毛蟲也有很大幫助,僅僅觀察一小片院子,都會令人更尊敬自然的規律
生活型態:某友作客後的心得值得參考,他覺得華城的早晨最美,能待在家裡運用清晨時光的人較適合住在此地。考量通勤距離時間,對於需要朝九晚五準時上下班的住戶會比較辛苦,能錯開交通尖峰或 WFH 的上班族最適合了
人際關係:假如您是在家工作或是退休人士,搬到山上後與他人的疏離也可能是潛在問題。村內人口密度本來就低,走在路上都不見得能碰見村民,了解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人際疏離生活,是移民前必須做好的功課。
有社交恐懼症的話,住郊區好處是沒有那麼多鄰居需要打交道,一整天可能都碰不到其他人。但其實郊區生活也需要和近鄰更緊密合作,比如出國無法找到人上門服務,只能靠近鄰互相幫忙照顧寵物
子女教育:這點我較不熟悉,讀山下學校可能需要家長接送,讀康橋的話當我沒說。山上沒有安親班,找玩伴也不易,需要家長更用心陪伴
結語
許多人的夢想,是退休後去花東宜蘭過田園生活,但其實圓夢不必到他鄉,也不需要等待退休的一天,近郊可能是普通人更好的選擇。雙北市區住宅的價格,就能移居到自己的小屋,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綠草和樹
夢想真的不是那麼遙遠喔 😌